您的位置: 首页 >> 李白与巴蜀

传说的李白遗迹

发布时间:2013年3月30日 16:45      点击量:6103

三、传说的李白遗迹

天宝山下有小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传说李白幼年时见一老妪在此以铁杵磨针,受到感悟而奋发学习,因此将这条小溪叫磨针溪。20世纪80年代,青莲乡的小学生倡议捐零用钱建磨针亭,全国的小朋友响应,很快就建成了。

宋代人写的《方舆览胜》记载,“铁杵磨针”的故事发生在眉州象耳山。但现在眉山象耳山巳无任何遗迹可寻。“铁杵磨针”是一个体现李白精神,很富教育意义的故事,用不着考证是不是真有其事。不过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李白少年生活的地方比较符合情理。

石牛沟在青莲镇太华村,距陇西院1公里,因挖出过一头石牛而得名,还流传着“李白咏诗镇石牛”的传说。说的是这沟里有一头石牛,每晚要到处乱跑,践踏庄稼,农民束手无策,李白知道此事就写诗一首:

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此诗刻在碑上,立在石牛旁,从此这石牛一直静卧不动,不再危害庄稼。李白纪念馆建立后,将这头石牛搬进馆中陈列,据文物专家鉴定,确系唐宋雕塑风格,定为一级文物。

罗汉洞  珠帘泉

罗汉洞在青莲镇东约2公里的珠帘村,右为太华山东麓。这里有多处天然岩洞,最大的罗汉洞深宽10余米,洞内塑有释迦牟尼、观音及罗汉像。右边石洞不深,长年有泉水从洞顶滴下,水质清澈,甘冽可口,若是雨季,泉水不断从洞顶滴下, 宛如一道珍珠帘幕, 故又名珠帘洞、珠帘泉。传说李月圆与好友雪娥出外踏青,突然间天降大雨,两人躲入山边岩洞, 一道惊雷震垮洞口土石,封住洞口。李月圆与雪娥困在洞中,抱头痛哭,泪水洒在洞壁,成了清清泉水,流在地上,成了潺潺小溪。哭声惊动了土地公公,施法清除土石,救出了月圆与雪娥。从此以后,山洞终年滴水,李白常同月圆在此游玩,喝这里的泉水。有一次,李白因受了热,眼睛红肿,月圆在这里接下一竹筒泉水,给李白冲洗眼睛,很快就痊愈了。珠帘洞的泉水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远近百姓常来取水。直至现在这泉水还哺育着附近村民。

据《彰明县志》记载,早在秦代就有“黄奉先避秦乱,移家于此。”后来又有僧人在此建庙奉佛,现在有善男信女募集资金,在罗汉洞外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大雄宝殿。

【考述

在江油市太平镇月爱村,取“李白爱月,月爱李白”之意。李白在匡山读书时,曾在此停留赏月。今存清乾隆年间所修建筑。内有太白殿,塑李白像。寺有乾隆时碑记:“太白本邑西乡人也……”寺前有七星井,相传是唐代开凿的。

【备考

清《四川通志》:“七星井,唐时凿,太白曾赏月于此。”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寺观): “月爱寺:在县西十五里。建自唐代,寺前有老阴堂,七星井一口。”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七星井。县西十五里,月爱寺前,唐时凿。旧志:李白曾赏月于此。”

 

在青莲镇西北约8公里的西屏乡。乡场的北面山岗上是千亩果园,春天一到,桃红梨白,姹紫嫣红,展现了一幅绚丽的春色田园画卷。亮洞就隐藏在这幅画卷下面。它是一条长约300米的地下溶洞,蜿蜒曲折,呈s形。窄处近10米,宽处约30多米。奇特的是洞顶有大小不等的天窗,日月之光可射入洞内,因此游此洞无须火把,空气也十分清新凉爽。一处天窗呈浑圆形,恰似嵌在洞顶的一轮明月,有人在此题写了一副回文对联:“天外洞映月;月映洞外天。”洞壁有泉水渗出,甘美可口,以此泉泡茶,特别清香。

从后洞出来是一片松树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林中有无数姿态各异的奇石。石蛤蟆、石龟、蜥蜴、恐龙等等,个个栩栩如生。骑在石龟之上,听阵阵松涛,使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传李白从青莲老家去大匡山,发现这里风光幽静,便在此歇息。白天就着日光在洞内读书,夜晚就着月光在洞内饮酒吟诗。当时洞内只有他一人,便举杯邀请月亮下来与他同饮。《月下独酌》一诗就是在这里酝酿的。

【考述

在清道光《龙安府志》、清同治《彰明县志》、清光绪《江油县志》中,都收入了李白《太华观》一诗: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

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太华观位于江油市大康镇西4公里的太华山上。太华山与大匡山为同一山脉,大匡山在南,太华山在北,两山紧紧相连。据《龙安府志·人物》云:“唐,毛真人在太华山修炼,道成仙去,今太华观乃其遗迹。”清光绪《江油县志·坛庙》(卷十三)云:“登真观,在太华山上。有三峰状如华岳,相传毛真人修炼处,改名登仙观。”可见太华山在唐代已经是道教名山。李白隐居大匡山到邻近的太华山寻仙访道,写下了这首《太华观》,描绘了太华仙境。

太华山原来植被很好,满山苍松翠柏,山溪潺潺,飞泉道道,清幽秀丽,太华观(原名登真观)深藏街林荫深处。观后有毛真人洞,幽深莫测。大炼钢铁和“文革”中,太华山与大匡山同时被伐树、拆庙,近二十多年来,封山育林,太华山逐步恢复清幽秀丽之景,善男信女又捐资重建了太华观。

【备考

明《大明一统志》:“太华山,在彰明县西北。《三洞群仙录》载:黄奉先移家入此山。山有牡丹花,开时望之如锦幛然。”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九彰明县):“《三洞群仙录》:黄奉先移家入蜀,隐太华山。山盛牡丹。奉先栽时盈篱,春时花开望之如锦幛然。在治北五里。”

清道光《龙安府志·山川》(卷二):“太华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三峰奇秀,有似西岳,上有太华观。”《龙安府志·人物》(卷八):“唐,毛真人在太华山修炼,道成仙去,今太华观乃其遗迹。”

清光绪《江油县志·坛庙》(卷十三)云:“登真观,在太华山上。有三峰状如华岳,相传毛真人修炼处,改名登仙观。”

【考述

太白洞有二:

1.武都太白洞及灯笼洞

登龙桥畔的太白洞位于江油武都镇北2公里,观雾山与窦圌山之间的涪江峡口西岸。这里也是著名的第二都江堰——武都引水工程的渠首工程。太白洞就在渠首工程上游不到100米处,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李白在大匡山大明寺内每天攻读诗文之后,就要到寺前滴翠坪舞剑,还喜欢观山望景。一天晴空万里,他站在高高的山崖上,观赏着涪江对岸的窦圌山,这山活象一头卧着的雄狮,昂头张口,悠闲地舔食着天上的白云。窦山奇特的山景激发了李白游兴,于是他背着书囊,腰挂宝剑,直奔涪江而来。在江边雇得一叶小舟,沿江而上,平坦肥美的武都平原很快抛到了舟后,再往前便进入了险峻幽深的峡谷——娃娃沟。东边是窦圌山,西边是观雾山,脚下是绿如碧玉的涪江水,正是“两岸奇峰相对出,一江碧水蜿蜒来。”李白置身在这青山绿水之中,流连忘返,忽然他发现东边半山崖上有一座溶洞,洞口吊着两个大小一般的圆圆的钟乳石,恰似一对灯笼。看罢东边的溶洞,再看西边,发现这里也有一个溶洞,溶洞的阴河水与涪江水溶汇在一起,深不见底,绿得像兰靛,这神奇的溶洞顿时激起了李白涉奇探幽的情趣。于是他摇舟进洞,只见洞内布满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的如出土的新笋,有的如倒挂的莲花,有的如枯藤老树,有的如奇兽异禽,更奇的还有一间搭在洞壁的“茅舍”,铺顶的“茅草”上似乎还积着晶莹闪亮的白雪。坐在这石屋之中,万籁俱寂,唯有滴在岩石上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弹琴般的声音。这幽静之处不正是读书的好地方吗?于是他拿出书卷,专心致意地朗读起来。也不知读了多长时间,太阳已经下山了,洞口渐渐黑了下来。李白还想继续读,可是书上的字迹愈来愈模糊。正当他非常着急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对岸洞口上那对石灯笼亮起来了,恰好照着李白手上的书卷。李白借着这灯光继续攻读,直到夜深疲倦之时,才合上书卷,这时对岸的石灯笼也自己熄灭了。从此李白就住在石洞的“茅屋”之中昼夜攻读,每晚一打开书卷,石灯笼就立即发出亮光,李白一合上书卷灯光就自动熄灭。此后人们把李白读书的洞叫“太白洞”,把对面挂着石灯笼的洞叫“灯笼洞”,并流传着“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的谚语。

  太白洞与灯笼洞尚存,在武都引水工程第二期完后,洞的上游将形成长38公里的人工湖泊,此二洞将成为旅游景点。

2.大匡山太白洞

位于大匡山大明寺遗址之上约3公里。据当地人传说,李白先住在大明寺中,寺内常有善男信女烧香拜佛,钟鼓木鱼之声不绝于耳,不能静心攻读。于是爬上佛爷包,找到了这个洞,在洞中安置了书案、床榻,专心在此读书、吟诗、舞剑。这洞内有一深潭,潭中住着一条小白龙,李白本想与它和睦相处,但它外出时总要乱行云雨,危害百姓,还恨李白侵占了它的洞府。一次李白在潭中涮笔砚时,小白龙忽然从潭中窜出,张牙舞爪,扑向李白。李白顺手将石砚掷去,小白龙闪过,又将前爪来抓。李白抽出宝剑,砍断了一支前爪,只得负痛逃出洞外。龙尾一摆,洞门塌了大半,洞顶也摇摇欲坠,李白赶紧将四支毛笔抛去,将洞顶撑住。小白龙逃走后,李白才安心在此攻读。

现在洞中仍有千姿百态的石笋、石钟乳、石花、石柱,而且与李白斗白龙的传说一一相应,有极像白玉雕成的太白床,有斩断的龙爪,有撑住洞顶的四支石笔,还有大石砚,特别奇妙的是“太白菩萨”,反背双手,微微昂头,似乎正在吟诗,那头上的发髻,衣上的纹理,飘逸的神采,无不与李白相似。太白洞与整个匡山风景区开发出来后,必然会成为一处旅游热点。

【备考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太白洞,有二。一在大匡山顶,一在登龙桥畔。”

清光绪《匡山图志》(卷三)蔡世英《游太白洞二首并序》:“匡山凡三叠。太白祠在一叠,摩诃洞在二叠,太白洞、毛子洞在三叠。太白祠去太白洞八里路,极幽险。洞在三叠之麓,洞口仅尺许。内如广屋,异景怪形,层层叠见。如石笋、石花、石楼、石屋、石鼓、石钟、石磬、石柱、石泉、石井、石梁、石床类,非雕刻可就。余然竹炬,穷极幽深,俱属薰热。内有沙坪,广五六步。小坐其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几不知吾身在何处。”

【考述

白鹤洞又名百汇洞。在江油市大康镇大匡山南麓,为百汇溪之源头。相传李白在匡山读书期间曾在此访白鹤大仙。百汇溪峡谷中峭壁摩天, 溶洞密布,峰险岩奇, 怪石林立。 百汇溪发源处是一巨大天坑,很像一支硕大无比的瓮缸,口小肚大,高约500米,中部直径约五六十米,底部不过二三十米。天坑壁壁上有斜排的三个洞口,最下方的洞就叫白鹤洞或百汇洞。洞口涌出清泉,积于老龙潭中,潭深不见底,水呈墨绿色。天坑口还有几股飞泉,因距底部太高,流淌下来时已散成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出现一道道彩虹。在天坑上方的岩穴内,有一座玄中寺,兴建于20世纪90年代。远看玄中寺好像是挂在峭壁上的庙宇, 它的上下左右都是峭壁,上面约100米才到山顶, 下约400余米才到深潭, 左右各有一条岩缝, 是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最窄处仅有5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十分险峻。

玄中寺的脚下就是白鹤洞,相传是白鹤大仙修炼之地,洞内有自然长成的石床、石桌等。要进白鹤洞还要过深不见底的老龙潭,再攀援光滑的石壁,没有非凡的本领和非常的勇气是进不了洞的。据当地人传说,李白在匡山读书时,常与白鹤大仙的儿子在一起玩。李白不仅读了不少的书,还练就一身好功夫。一日李白去拜访白鹤大仙,他渡深潭,攀绝壁,身轻如燕。进得洞去,只见金光闪灼,珠光宝气,珊瑚树上缀满宝石,白玉桌上堆着珍珠,绿玉柱上挂着宝剑。白鹤大仙要送李白一件礼物,让他自己挑选,李白不要珠宝玉器,只要了那把宝剑。从此后,这柄剑伴随李白游遍天下。李白好游山水,访道友,因此他在匡山读书时,访问在此修炼的道士,当在情理之中,其传说并非无中生有

【备考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百汇溪,在县西北三十里。源出百汇洞,至下庄坝与兽目溪合,东流十里至观音滩,与雍村河合。”“百汇洞,在县西二十七里。潭水渊碧,岁旱祷雨则应。”

【考述

藏王寨位于江油市西北部,属于龙门山脉,西南有千米峭壁,与观雾山相对峙,形成涪江峡谷。东北一直伸延到江油北面的文胜乡,绵延21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达2345公尺。山体主要由石炭系碳酸盐岩类构成,经长时期风雨浸蚀,形成千奇百怪的地表。孤峰林立,天坑密布,溶洞众多, 地表水渗入山腹, 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地下水库的水从白阳洞下面流出, 形成终年不枯的瀑布。传说明建文帝在南京被他叔父永乐帝攻破后,避祸于此山,故名藏王寨。

北宋人乐史编写的《太平寰宇记》,其中“龙州条下有一段记载:“大匡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阴洞潜穴,气蒸成川,有飞泉下流,一百里入剑州阴平(今江油小溪坝)合白泽水(潼江)。 这段记载有几句话与大康镇的大匡山相符,“阴洞潜穴指白鹤洞,“气蒸成川, 有飞泉下流指白鹤洞内的暗河从洞口流出, 形成飞泉, 泻入老龙潭, 成为百汇溪的源头。然而这段记载又似乎指的江油平武交界的藏王寨。藏王寨正是在龙州(今平武县南坝镇) 之南约80里。藏王寨中也有“阴洞潜穴”, 那就是白阳洞,洞中也有暗河流出洞口形成飞泉, 是潼江的源头之一。据民间传说,李白到过藏王寨,李白好游山访道,到藏王寨游览、访道、隐居也是可能的。曾维益《李白蜀道难新探》一书中,主要依据《太平寰宇记》“龙州条,认为大匡山在藏王寨。

藏王寨有天佛山、老君山和养马峡三个主要景区, 现正在开发,各有特色。

【备考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龙州“大匡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阴洞潜穴,气蒸成川,有飞泉下流一百里,入剑州阴平(今江油小溪坝)合白泽水(潼江)。

【考述

太白渡在江油市太平镇小匡山下的平通河上。李白从青莲到大、小匡山常在此过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此建观音庙和镇江王爷庙,庙侧石刻文:“太白读书经过此渡”。在渡口上曾有石碑,上刻“太白古渡”。

【备考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六津梁):“太白渡在县西三十里。”

谪仙渡又名学士渡,在江油市彰明镇桥院寺侧小河上。因李白曾在此渡河而得名。清同治四年(1865年)立碑,上刻“谪仙义渡,雇工撑船。一切往来,不收船钱”。此碑拓片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

李白漫游巴蜀的遗迹及纪念性建筑

北川禹穴

【考述

禹穴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羌族自治乡九龙山第五峰下后清泗沟。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世代流传在北川县的传说,治水英雄、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就诞生在这里。

大禹有大功于人民,人民对他诞生之地也认为是圣洁之地。称北川为“神禹故里”,称清泗沟为“禹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就约定俗成,划之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区,不准任何人在禹穴方圆百里之内居住、放牧、砍柴。如有罪犯逃亡其中,也不能进去追捕,若能在其中藏三年以上,就认为是神禹庇佑了他,可以赦免他的罪过。这里可以说是最早的自然保护区,至今生态仍然很好,清幽深邃,林茂草密,瀑布如练,潭水似碧,清溪蜿蜒,流水淙淙,如抚琴击磬。沟口有禹王庙一座,早在唐初建石泉县前,这里就已经有了祭祀大禹的庙宇,后屡经兴废,“文革”中被彻底摧毁。“文革”后,村民们出于对大禹的崇敬,自发捐资重建,内供大禹及其父母的塑像。每年六月初六,传说是大禹生日,远近羌汉各族民众,在此祭拜大禹,踏寻禹迹,热闹非凡。过禹王庙不远就是金锣岩,百丈绝壁,拔地而起,直插云天,壁面光滑,如刀砍斧切。金锣岩壁上有石刻“禹穴”二字,据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山川)记载:“石泉县(即今北川县) 九龙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势嶙峋,排列九岭,如龙起伏状。第五岭下即刳儿坪,禹生于此,血石满溪。李白书‘禹穴’二大字,镌于山顶。” 清乾隆《石泉县志》、《四川通志》、道光《石泉县志》均记载此二字为李白所书。“禹穴”二字为楷书,径约1.8米,笔力遒劲,严谨有度。年青李白曾隐居大匡山,访戴天山,翻山而下即湔江,溯湔江而上可到大禹故里。故“禹穴”为李白所书,是在情理之中。在禹穴沟口还建有太白庵、太白亭,都是纪念李白的。

【备考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辑补》(卷十一):“‘禹穴’二字,大径八尺,李太白书,刻在绝壁上。”

明《杨升庵外集》:“蜀之石泉,禹生之地,谓之禹穴,其石杳深,人迹不到,顷巡抚仪封刘远夫修蜀志,搜访古碑刻,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十石泉县):“《郡国志》云:石纽山在石泉县南。《帝王世纪》以为鲧纳有莘氏,胸臆坼而生禹于石纽。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修裸享,岁以为常……《碑目》云:‘禹穴’二字,大径八尺,李太白书,刻在绝壁上。”

明何宇度《益部资谈》(卷上):“大禹史称生于西羌。舆志谓今石泉县之石纽村是其发祥地也。山石纽结,题有‘禹穴’二字,传为李太白所书。”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十一):“禹穴。四川石泉县石纽村,禹生之地。其地深杳,人迹所不到者,名禹穴。都御史刘公远夫求得古碑,上刻乃李太白书‘禹穴’二字。今会稽亦有禹穴,乃窆所也。”

清乾隆《石泉县志》(卷四古迹):“书字崖,禹穴石壁有古篆书‘禹穴’二大字。又出一里余,唐李白楷书二大字于绝壁间,较旧书绝大。”

清《四川通志》(卷十五):“九龙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势嶙峋,排列九岭,如龙起伏状。第五岭下即刳儿坪,禹生于此,血石满溪。李白书‘禹穴’二大字,镌于山顶。”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山川)“石泉县九龙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势嶙峋,排列九岭,如龙起伏状。第五岭下即刳儿坪,禹生于此,血石满溪。李白书‘禹穴’二大字,镌于山顶。”

清道光《石泉县志》(卷二金石):“禹穴楷书,李白遗迹,较古篆绝大,亦在九龙山石壁,距篆文约里许。”

【考述

太白台在平武县南坝镇,这里原是古龙州、江油关的所在地。

江油关地势十分险要,群山环抱,峰峦层叠,涪江自北而来。关口即明月渡口,左边是高入云天的悬岩峭壁,右边是奔腾咆哮的涪江,涪江对岸是巍峨崔巍的左担道、凤翅山。江油关正是凭这山水之险扼住阴平道的咽喉。

公元219年,刘备和诸葛亮选中了这险要之地,设置江油戍,派兵把守,以防御北边的曹魏从阴平道偷袭西蜀。263年,魏国伐蜀,大将钟会在剑门关遇到姜维顽强抵抗,毫无进展。邓艾暗中带三万人马,从阴平(今甘肃文县)出发,翻过摩天岭,直抵江油关下。蜀守将马邈不战而降。李氏夫人自缢殉国。

南梁时,在此割据称雄的李龙迁筑城墙,李龙迁死后葬在牛心山,山上建祠纪念,后称“李古人庙”。唐王朝建立后,追认李龙迁为族祖,李龙迁墓也就成了皇帝祖陵,牛心山成为唐王朝的“国脉”所在圣山。

李白在青年时,从家乡青莲,北游古龙州江油城,曾在牛心山上读书,留下太白读书台——书台子遗迹,还给江油县尉赠了一首诗:“岚光深院里,旁砌水泠泠。野燕巢宫舍,溪云入古厅。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峰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李白诗中提到的“旁砌水泠泠”至今还有遗迹可寻,在今南坝镇后街公路侧有井泉一眼,终年不溢不竭,长流不息,纯净甘冽。据说李白诗原来就刻在这泉水旁的石崖上,可惜现在已找不到了。不过北宋大书法家米元璋所写的李白诗碑至今还保存在江油李白纪念馆。《太白台》石碑尚存南坝。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七十龙州·亭台):“太白台。在龙州江油县。太白与江油尉往来,故有台在尉厅。蒲翰为之记。”

《杨升庵外集》:“蜀之石泉,禹生之地,谓之禹穴,其石杳深,人迹不到,顷巡抚仪封刘远夫修蜀志,搜访古碑刻,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

明《大明一统志》(卷七十龙安府):“太白台。在牛心山。唐李太白尝读书于此,遗址尚存。”

《四川总志》:“太白读书台在龙安府平武县牛心山,宋州守史祁手书石刻,并太白赠江油尉诗,一在大匡山。”

清黄廷桂《四川通志》(卷二十七古迹.平武县):“太白台在县东一百三十里牛心山侧,太白与江油县尉尝游于此。宋州守史祁书白《赠尉诗》。又读书台在匡山,李白尝读书于此。”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古迹):“平武县太白台: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牛心山侧。《方舆胜览》:在尉厅。李太白与江油尉尝游于此。宋州守史祁书赠尉诗刻石。”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金石):“平武县唐李白诗碑:在牛心山,有宋太守史祁记。太白台碑:在牛心山,有宋太守史祁记。”“明月潭石刻:在旧州明月渡上,石壁刻有李白与宇文通诗,今巳剥落。太白真形碑:在牛心山,俱吴道子笔。”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七古迹):“太白台,《方舆胜览》:‘在江油县’。太白与江油尉往来,故有台在尉厅,镌有太白像。”

【考述

因李白为绵州人士,本地的伟大诗人。宋代时,为纪念出生于或流寓于绵州的文化名人,建立思贤堂在绵州城南的南山之上,以供奉出生于或流寓于绵州的文化名人。现在南山思贤堂遗址上建了白衣庵,明代的思贤堂碑犹存庵中。堂内所供文化名人,记载不一,但都有李白。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四绵州·堂亭):“思贤堂。在州宅。画扬子云、杜子美、李白、樊绍述、苏易简、欧阳永叔、司马君实、苏子瞻、唐子西九贤之像。”“十贤堂。绘涪翁、庞统、蒋琬、杜公徐、尹公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共十人。”

元《大元一统志》(卷五):“思贤堂。在绵州。宅画扬子云、杜子美、李白、樊绍述、苏易简、欧阳永叔、司马君实、苏子瞻、唐子西九贤之像。”

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成都府):“思贤堂。在绵州治东。内绘扬雄、杜甫、李白、樊绍述、苏易简、欧阳修、司马光、苏轼、唐庚九贤之像以祀之。”“乡贤堂。绵州乡贤堂绘涪翁、庞统、蒋琬、杜公徐、尹公默、陈该、李白、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共十人。”“十贤堂。在绵州学东,绘庞统、蒋琬、杜微、尹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黄庭坚十人之像祀之。”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九):“绵州……《舆地碑目》又云:州治十贤堂,绘涪翁、庞统、蒋琬、杜微、尹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共十人。”

在富乐山公园正门左边有一座古建筑,是我国现存唯一李白和杜甫合祀的祠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绵阳人吴朝品捐资,在伟大诗人杜甫曾经住过的唐治平院旧址置地建修的。占地6亩。进门的照壁上有吴朝品题写的“巴西第一胜景 唐代绵州又称巴西郡, 故有此题词。李杜祠为单檐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建筑,面积120.96平方米,内有李白、杜甫塑像前廊有《李杜祠碑记》、《古春酣亭记》两通碑刻。水榭为单檐歇山式顶,抬梁结构,横跨于水池之上。问津楼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 楼下有《李杜与绵州》陈列 楼上经常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常年向游客开放。春酣亭最早建于宋代,几经兴废,现重建的是盔顶式四角双层亭。李杜祠前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为葱茏的富乐山,祠内清静幽雅,景色宜人,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游人络绎不绝。

按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在剑门关曾建李杜祠,但早已毁。

赵岩洞与濯笔溪

【考述

杨天惠《彰明逸事》云: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这段记载是说李白隐居大匡山时期,曾到梓州城(今三台县)附近去拜学识渊博的隐士赵蕤为师,跟着老师学习了一年多。当年赵蕤和李白住过的地方至今犹存,这就是三台县城北2公里处的长平山琴泉寺旁边的赵岩洞。

长平山位于涪江西岸,绵延十数里,山顶长而平,故取名长平山。山中清幽秀雅,层林叠翠。苍松翠柏幽篁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琴泉寺。

琴泉寺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当时三台称新州,刺史安昌公拓拔则笃信佛教,在城北长平山腰修建了佛寺,以自已的封号取名安昌寺。香火旺盛,游人不绝,至唐代改名惠义寺。唐宋时期梓州治所郪县城(今三台)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口众多,仅次于成都的“蜀中巨镇”。“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都写了颂扬惠义寺的文章。杜甫流寓梓州时曾多次游览惠义寺。

琴泉寺后院的岩壁内有一泉洞,洞顶渗出晶莹剔透的泉珠,点点滴滴,落入水池,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如仙人弹琴,故惠义寺后来又名琴泉寺。

惠义寺左侧岩下为千佛崖,崖洞高约6米,宽约5米,深约10米。洞中有天然石柱,柱上有通高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四周洞壁上有密如峰窝的神龛,雕凿有上千躯大大小小的佛像。这些摩崖石刻最早有南北朝的,最多是唐代的。紧邻千佛崖又有一石洞,洞上方有“赵岩洞”三个斗大的字。这也就是李白拜师处,赵蕤隐居地安昌岩。赵蕤在《长短经·序》中自称 “梓州郪县长平山安昌岩草莽臣”。因赵蕤在此住过,后人就称“赵岩洞”。在这里赵蕤写成了《长短经》,以此传给李白安邦定国之策,还教李白剑术。赵蕤去世后不久,后人为纪念他,在赵岩洞前立了《赵蕤处士碑》,历代不少文人到此凭吊。民国初年,三台知县张政还在这里建修过赵征君祠,供人们瞻仰,可惜碑石和祠宇都已被毁。山下有一道小溪,名“濯笔溪”,相传是赵蕤、李白涮洗墨砚处。历代有不少的文人墨客曾到此瞻仰凭吊。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云:“少长江汉,……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又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此则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杨慎说:“载考公(李白)之自叙,今按东岩子,梓州盐亭人赵蕤,字云卿。岷山之阳则指康山(即匡山,北宋初为避赵匡胤之名讳,一度改成康山),杜子美赠诗所谓‘康山读书处’。其说见晏公《类要》,郑谷诗所谓‘雪下文君沽酒市,云李白读书山’者也。广汉太守即苏颋也,颋荐书云‘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即其事也。”(《升庵合集》卷五)杨慎认为东岩子即赵蕤,同隐于大匡山。现在有学者也认为东岩子即赵蕤,但又认为与之同隐的“岷山之阳”即长平山。(见葛景春《李白思想艺术探骊》84页)此说不确。岷山之阳指江油市大康镇的大匡山,已如前论述。长平山为浅丘陵,与岷山山脉并不连属,且在当时蜀中第二大都会梓州之城边上,不可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更不可能“养奇禽千计”。李白所说的“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谐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绵州汉代属广汉郡,他说的广汉太守应是绵州刺史,而绵州刺史不会跑到梓州刺史的眼皮下来推荐赵蕤和李白。杨天惠《彰明逸事》云:“太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他说李白隐居大匡山与拜赵蕤为师是前后两回事。李白说在岷山之阳(匡山)是“巢居数年”,而李白跟赵蕤是“从学岁余”。李白是主动去梓州拜赵蕤为师,当老师的赵蕤不可能离开自己隐居地,跑100多公里到大匡山上学生的隐居地去。而东岩子与李白是同隐,看不出是师生关系。赵蕤是“征君”,即被皇帝征辟过,而未应征召。东岩子是“逸人”,即纯粹的隐士,连真名都未留下。总之,东岩子是另外一人,不是赵蕤。李白与东岩子并未同隐于梓州长平山,而是同隐于大匡山。

   杨慎说广汉太守即苏颋,也不妥。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明明说:“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是李白主动去拜谒苏颋,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不可能跑几百里、爬高山去“诣庐亲睹”两个隐士。而且“广汉太守”与“益州长史”这两个官名也大不一样。

综上所述,三台县城北的琴泉寺赵岩洞是赵蕤隐居,李白拜师从学岁余的地方。

因为李白曾在梓州(潼川)拜赵为师,在梓州城内建的名世堂内供奉有李白。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潼川府·堂亭):“名世堂。在(潼川)府治。画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君平、屈原、陈子昂、李太白、苏子瞻八人。”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府.景物下): “名世堂。在府治。画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君平、屈原、陈子昂、李太白、苏子瞻八人。”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府.人物):“赵蕤,字太宾,盐亭人。今祠堂即其故宅。李白有《怀赵征君》诗,即蕤也。”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府.古迹):“濯笔溪。在妻县西。古传李太白访赵蕤君习书于此,因名。”

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十盐亭县):“赵征君蕤,此县人,习术数之学,隐居不仕,著《长短经》。李太白往访之,县有濯笔溪,云太白从征君习书处也。”

明《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一潼川府):“名世堂。在州治后。有屈原、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君平、陈子昂、李太白、苏子瞻画像,以八人皆名世之士也。”

清《四川通志》(卷十八):“濯笔溪。《名胜志》:唐赵征君蕤,盐亭人,习术数之学,隐居不仕,著《长短经》。李太白往访之。其溪为太白从征君习书处。”

【考述

剑门关是古今闻名的雄关险隘,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关口为大剑山的一个u形山口,扼于川陕公路上。北距广元城区南50公里,南距成都300公里。大剑山倚天如剑,峭壁连绵,横亘似城。山之中断处,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剑门关为历代军事要塞,关内有当年姜维钟会十万大军的姜维城以及姜维墓等古迹。还有古刹梁山寺、舍身崖、翠屏峰、玉女峰等胜景奇观。

李白在家乡游览旁郡时,肯定到过剑门关,他写的《送友人王炎入蜀》、《剑阁赋》、《蜀道难》都描写了剑门关。后代人为纪念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都先后游过剑门关,故在关上曾建过李杜祠、思贤楼等,现巳不存。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六利州·山川):“剑阁在绵谷、葭萌县……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作《剑阁赋》云:‘若明月出于剑阁兮,有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六隆庆府·祠庙):“李杜祠堂。按剑门题诗以太白、子美为重,而世未有并祠之者。会从李参预壁得所赐阜陵御书《蜀道难》,又从李左史得赵忠定汝愚大书《剑门》诗,因建祠,刻二诗于前,榜其堂曰‘文焰’,取韩退之诗语也。”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七剑门关·楼阁):“思贤楼。在水门上。有张孟扬、李太白、杜子美、柳子厚画像。因以为名。”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九十二剑门关·沿革):“剑门关。梁州,秦地,东井,舆鬼,上应参宿……故李白《蜀道难》云‘扪参历井’,正指剑阁之登陟而言也。……李、杜诸诗有‘当关’、‘临关’等语,则置关当在于唐。”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八十六隆庆府·古迹):“李杜祠堂。按:剑门题诗以太白、子美为重,而世未有并祠之者。会从李参预壁得所赐阜陵书《蜀道难》,从李左史得赵忠定汝愚大书《剑门有诗》,因建祠,刻二诗于前,榜其堂曰‘文焰’,取韩退之‘文焰光彩’语也。”“四贤堂。关有思贤楼,居水门之上。有张孟扬、李太白、杜子美、柳子厚画像。因以为名。”

明《永乐大典.利州路志》(卷七二三六):“四贤堂。关有思贤楼,居水门之上,有张孟阳、李太白、杜子美、柳子厚画像,因以为名。”

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八保宁府):“思贤楼,在剑州东北七十五里剑门关水门上。有张载、李白、杜甫、柳宗元画像。

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八保宁府):“李杜祠。在梓潼县,祀唐李白、杜甫。”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六):“剑州……有思贤楼,在水门上。画张孟扬、李太白、杜子美、柳子厚像。有文焰堂。本记云:按,剑门题诗以太白、子美为重,而世未有并祠者。会从李参预壁所得所赐阜陵御书《蜀道难》,从李左史得赵忠定汝愚大书《剑门诗》,因建祠,刻二诗于侧,榜其堂曰‘文焰’,取韩退之诗语也。”

清黄廷桂《四川通志》(卷二十六古迹.剑州):“思贤楼,在州剑门关。宋人画有张载、李白、柳宗元像于其上,今圮。”

清《四川通志》(卷三十五):“李杜祠。在剑州北,祀唐李白、杜甫。”

《剑门关志》(张述林、邓元煊、王珏纂,巴蜀书社1995年版):“李杜祠、思贤楼 。《纪胜》隆庆古迹:‘李杜祠堂。按,剑门题诗以太白、子美为重,而世未有并祠之者。会从李参政壁得所赐阜陵书《蜀道难》,从李左史得赵忠定汝愚大书剑门有(案,当作杜)诗,因为建祠,刻二诗于前,榜其堂曰‘文焰’,取韩退之文章光彩语也。’《胜览》同,删下‘有’字,遗讹为赵诗。《清统志》保宁府祠庙李杜祠条据《胜览》,在剑门关。《大明一统志》保宁府宫室:‘思贤楼,在剑州东北七十五里剑门关水门上。有张载、李白、杜甫、柳宗元画像。’《大清一统志》保宁府古迹思贤楼条同。《蜀中名胜记》剑州思贤楼即抄自《明统志》,又有‘文焰堂,本纪云云’。文同《胜览》,亦误为赵诗。按陈宗虞《剑州建(李杨)二贤阁记》:‘正德乙卯,广西武缘李璧来守剑,‘于剑门祠晋张孟阳,唐杜少陵、李太白。’宋时思贤楼已圯,后经李璧重建。《图书集成山川典》《剑州志》:‘李杜祠废址在剑门关。’志又云:‘思贤楼在剑门关,宋人画晋张载,唐李白、杜甫、柳宗元四贤像于其上。’雍正州志古迹思贤楼条同,末增‘已圯’二字。”

【考述

散花楼在成都东部,原为东城楼。李白漫游成都时,曾登楼赋《登锦城散花楼》诗。此楼在明代尚存,后毁于明末战火,现已无遗迹可寻。

【备考

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成都府):“散花楼。在子城东北隅,唐建。李白诗:‘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成都府):“东门之胜:禹庙、大慈寺、散花楼、合江亭、薛涛井、海云寺……东城楼即散花楼也。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曰:‘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按《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

《大清一统志》(卷二九二成都府):“在华阳县治东北隅。《方舆胜览》:在成都县龟城上,唐建。前瞰大江,西眺雪岭,东望长松二江合流。一曰锦江楼,亦曰散花楼。唐李白诗:‘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

清黄廷桂《四川通志》(卷二十六古迹.成都府):“锦楼,在龟城,唐建,一名锦江楼,前瞰大江,西望雪岭,东望长松。明末张献忠攻成都,总兵刘佳印战败。巡抚龙文光急遣人往灌县决堰水注江以溢城壕,城四面纵火,遂圮。”

清《四川通志》(卷四十九):“锦城,在华阳县东北隅。《方舆胜览》:在龟城上,唐建。前阚大江,西眺雪山,东望长松二江合流。一曰锦江楼。唐李白诗:‘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象耳山  磨针溪

【考述

据宋人祝穆《方舆胜览》记载,眉州有象耳山,山下有磨针溪。铁杵磨针的故事产生于此。后《四川通志》亦有此记载。按:在李白故居前亦有磨针溪,依情理而言,铁杵磨针故事应发生于李白幼年发蒙读书时,而不应在成年之后到眉州象耳山读书时。不过有史籍记载,可两说并存。

又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眉州象耳山有李白留题: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唐末诗人杜光庭(850-933年)有题《象耳李白读书台》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杜光庭诗中所谓华月冰壶依旧在,是指李白在象耳山时在山崖上的题词。可惜年代久远,杜诗及李白留题均风化不可见,惟读书台遗址尚存。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三眉州·山川):“象耳山。在彭山县。有杨佑甫《十事记》:‘一曰象耳山。二曰彭祖宅。三曰大悲道场。四曰宝砚、磨针二溪。五曰太白读书台,有石刻。太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遇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武姓。今溪旁有武氏岩。”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九眉州·碑记):“象耳山李白留题: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四):“象耳山李白留题: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李白书。”

明杨慎《升庵合集》(卷一百六十七):“眉州象耳山有李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李白书。’今有石刻存。”

明李贽《初浑集》(卷十六):“眉州象耳山有李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明何宇度《益部资谈》(卷上):“眉州象耳山,旧有李白题石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落,满人衣袖,疑如濯魄冰壶也。’真千古佳语。”

明《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一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唐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是溪,老媪方磨铁杵。白问媪何为?媪曰:‘欲作针耳。’太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溪旁有武氏岩。”“读书台。在象耳山下。唐李白尝读书于此,上有石刻白词。宋杜光庭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嶂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二彭山县):“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是溪,老媪方磨铁杵。问何为?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旁有武氏岩。”

明曹学佺《万县西太白祠堂记》:“予得诸碑刻,有题江油主簿厅,为米芾书,及象耳山留题云:夜来醉卧月下,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清《四川通志》(卷十八):“象耳山。在彭山县东北二十五里。山形耸秀,连峰接岭,直南至幕颐。山下宝砚、磨针二溪,龙池、蟹泉诸胜。《舆地碑目》:象耳山《李白留题》: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李白书。”“磨针溪。在彭山县东北象耳山下。《名胜记》:按: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是溪,老妪方磨铁杵。问何为?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姓。溪旁有武氏岩。”

平羌江

【考述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说的平羌江即青衣江,唐代又名青衣水。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洪雅县条下有“青衣水一名平羌江,经县南一里。”发源于四川芦山县,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至乐山汇入岷江。峨眉山在其西。

【备考

郦道元《水经注》:“青衣水出青衣县西……县故青衣羌国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严道县平羌江水经县东二里。”“洪雅县青衣水一名平羌江,经县南一里。”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七雅州·景物下):“平羌江。《元和郡县志》:‘在严道东北城下。’《寰宇记》云:‘在名山县,上源曰邛崃水,又名平乡水。西北自严道县流入。至眉州洪雅县界下,又名青衣水。’《图经》云:平羌水自庐山发源,至严道之多功峡,合碉门荣经三江抵郡城下,自此而东即与阳山合流,汇于凌云九顶之前,故嘉州亦号平羌江。李白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之句。”

 

【考述

李白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之清溪应在嘉州附近之板桥驿。王琦注《舆地纪胜》:“清溪驿在嘉州犍为县。”犍为清溪在岷江支流清水河畔,距岷江三十里,从李白行程来看,不应是江行夜发之地。据《乐山县志》:“板桥溪,出平羌峡口五里,廛居十余家,高临大江傍岸……盖唐时清溪驿。”此说可从。

【备考

《乐山县志》(民国版):“板桥溪,出平羌峡口五里,廛居十余家,高临大江傍岸。清邑宰迎大僚于此,盖唐时清溪驿。即宋平羌驿也。”

【考述

李白漫游蜀中,从成都而下,经眉州至嘉州(乐山),曾在岷江边锦江山游览,后人筑亭纪念,黄庭坚命名为“太白亭”。

【备考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二嘉定府·山川):“太白亭。在平羌镇锦江寺之侧。”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古迹):“太白亭。在平羌镇,锦江禅寺有重云阁、太白亭,亭与峨嵋相直,即太白题诗处。”

明《大明一统志》:“锦江山在四川嘉定州北四十里。太白亭在锦江山之颠。唐李白尝于此赋诗。宋黄庭坚因以名亭。”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一上川南道嘉定州):“熊耳平羌据其上流。《寰宇记》云:熊耳水一名熊耳峡……又云:平羌县本平羌戍,在荣州应灵县界,深谷戍是也。周保定中置县。隋大业中獠叛,移就大江。唐宝历中又移于开峡驿。道书谓之平羌化山,《图经》云:天下二十四化之一也。有太白亭在焉,相传太白读书于此。黄鲁直作亭其上。苏子瞻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清《四川通志》:“太白亭在嘉定州北十里锦冈山上,下即平羌峡,相传李白曾游此,黄庭坚建亭于山之绝顶,遂以太白名之。亭今废,尚有石斗、石鲸在废址中。”

《乐山市中区志》(巴蜀书社 2003年出版 第27篇文物古迹):“太白亭。城北三十里,锦江山之颠。有李白石刻二十一字。宋黄庭坚为作太白亭。今重建太白亭。李白石刻无存。”

【考述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李白在开元年间游历峨眉山。他对山中景物留连忘返,心醉神迷,写下了《登峨眉山》。相传他曾住万年寺,受到广浚和尚的热情接待,为他抚琴传达心声,至今万年寺还有当年李白听琴处的遗迹——白水池。白水池中的青蛙鸣声如琴,传说是因听广浚和李白抚琴,也学会了发岀琴声。峨眉山美景给李白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又写下了多首与峨眉山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听蜀僧浚弹琴》等。

【备考

《元和郡县志》(剑南道嘉州峨嵋县):“峨眉大山,在县西七里……两山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峨嵋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38篇 峨眉山):“万年寺……唐开元年间,年轻大诗人李白游峨眉山时,即住此寺毗卢殿内,由当时广浚和尚接待陪游。他写《峨眉山月歌》、《登峨眉山》及《听蜀僧广浚弹琴》等诗,就是此时开始构思,下山后因怀念峨眉山及广浚而写成的。”

李白游峨眉山时,也游了乐山。宋代在乐山建三贤堂,其中供奉李白。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景物下):“三贤堂。在南山。乃谪仙、东坡、黄太史也。”“尊贤堂。在府治,有李太白等八画像。”

内江太白楼

【考述

在内江市沱江东岸有西林山、西林寺,当地传说开元年间,李白到内江访同第登科好友状元范崇凯(字金卿)及其弟范元凯,三人同游西林山及西林古刹。临别时作《别范金卿》(即《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清代的人在寺中建太白楼以纪念李白。椐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送友人》考证:“诗中所写之景似南阳。”而非内江。民间传说李白到内江访同第登科好友状元范金卿(崇凯)更非历史事实,李白并未参加科举考试。李白曾写过《赠范金乡》,一作《赠范金卿》,但此卿字乃误写。从诗的内容看是写给在山东金乡县作官的范某,将范金乡说成范金卿实在是牵强附会。李白是否曾游过内江,尚无其它证据。在内江西林寺中建纪念性建筑太白楼,表达了内江人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备考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八《名胜记》第八成都府内江县):“《方舆胜览》:华萼山距内江县十里许,唐范金卿读书处。按,范崇凯,玄宗时献《花萼楼赋》,为天下第一,乡人荣之,以赋名其山也。其弟元凯亦能文,时称为梧冈双凤。李太白《赠范金卿》诗云:‘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又‘范宰不买名,玄歌对前楹……’白诗又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首,《志》云亦送崇凯作也。”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一百零一《诗话记》)“李白‘青山横北郭’一首,题云《送友人作》,不知其为何人与何地也。《诗林振秀》题下加新津作三字,资县志载此首,连‘见说蚕丛路’一首,俱作《送范金卿还资州作》。金卿即范崇凯,献《花萼楼赋》者。县志复收白赠崇凯古风一首,或亦有所本也。”

《四川通志》(卷二十):“华萼山,在内江县西二十里,唐范崇凯读书于此。《名胜记》:在县西北十五里,有寺临江,崖上刻‘汇澜有斐’四字,范崇凯书。崇凯,玄宗时献《花萼楼赋》,为天下第一,乡人荣之,以赋名山。其弟元凯能文,时称为梧冈双凤。李白《赠范崇凯》诗:‘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按:李白诗集中为《赠范金乡》)。”

民国《内江县志》(卷一寺观):“西林寺。宋咸淳五年建。明嘉靖间参政刘翱约乡官八十余人增修”。(卷一古迹)“太白楼。邑东西林寺,刹前山两河交流,群峰竞秀,即太白送(范)金卿所谓北郭东城处也。道光乙巳东璧李侯来摄斯邑,捐募创修。”

《内江市志》(巴蜀书社1987年版):“西林寺:始创于宋咸淳五年(1269年)。座落在城北沱江东岸西林山上……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该寺前山建造太白楼留存至今。1976年以后,市人民政府拨款开辟西林公园,培植花草树木修缮太白楼,使西林古寺焕然一新,成为本市游览胜地之一。”(第16编文化第5章文物古迹)“李太白作诗别金卿。传说开元年间,李白到内江访同第登科好友状元范崇凯(字金卿)及其弟范元凯,三人同游西林山及西林古刹。临别时作《别范金卿》(即《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清道光乙巳年(1845年)李珣(字东璧)代人处理县事……为纪念李白建太白楼。邑人写的碑序中云:‘太白楼者,祀唐供奉李太白先生,建于西林,则因题留所及,而表彰也。初先生别邑状元范金卿,有“青山横北郭”之句,所指青山即西林诸峰,故建楼其上,以奉先生。’清末以来,过往名流学者,登眺题咏不少,为内江胜景之一。清县令杨增辉又培修太白楼,竣工后于民间广征联,选出‘来此地休言饮酒,登斯楼谁敢吟诗’,铭之于柱。惜太白楼多次拆迁,联不复存在。旧《内江县志》载李白原诗异记:‘李白集此诗不题别金卿,而杨升庵所编《全蜀艺文志》载为:内江事或别有所见也。’”(第19编第4章谣谚传说)

 

【考述

李渡在涪陵市。李白出蜀时,从渝州沿长江而下,曾在涪州游览,其渡江之处后名李渡。

【备考

明曹学佺《万县西太白祠堂记》:“涪陵有渡曰李渡,以太白曾渡此,即妇人稚子能知之矣。”

《涪陵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篇乡镇沿革):“李渡镇,古为长江北岸渡口,相传唐李白于此渡江,因而取名李渡。明属李渡里,清属白里一甲,清末至民国年间为李渡镇。”

万州太白岩  太白祠

【考述

太白岩位于万州市西南郊,古称西岩。背负西山,面临长江,全长3公里,最高处海拔405米。雄险奇幽,峭壁凌空,卓然独峻,魏晋时已成蜀中名山。“绝尘龛”相传建于晋武帝时,倚岩建龛,为东晋卓庵道人修道之地。基穴和“绝尘龛”三字至今尚存。唐宋时文人墨客题咏甚多。传说李白游万州时,曾读书于此岩,有“大醉西岩一局棋”诗句。明代时在此建太白祠,清代建白岩书院,其中主祀李白。1986年建太白公园,大部分景观在峭壁之上,故有“立体公园”之称。1989年又在园中建太白书屋,陈列李白在万州的事迹与诗文。

【备考

北宋王象之《舆地碑目》云:“绝尘龛三字在西山石壁上,字画瘦劲,类晋宋间物。唐人题咏甚多。相传李太白读书于此,有‘大醉西岩一局棋’之语。”

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太白岩在夔州府万县西山,上有绝尘龛三字在石壁,有唐人诗刻悬崖间。”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二十三万县):“《纪胜》云:‘县西有太白岩,在西山,即绝尘龛也。’《碑目》云:‘绝尘龛三字在西山石壁,字体清劲,类晋宋间人书。有唐人诗刻。相传以太白读书于此。’”

明曹学全《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十八:“太白读书处一在西岩,万县对山,有大湖在顶上。‘石岩湖水片云端,落日轻风生碧澜。祠对江山千古绝,酒酣棋局几时残。原注:相传白诗云:大醉西岩一局棋。涪陵渡去名犹在,涪州尚有李白渡,蜀道行来信是难。一自金陵问消息,无人指向万州看。’”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十六):“太白祠,在万县西。附:明曹学全记:‘县西有太白岩,在西山,即绝尘龛也。王象之《舆地碑目》云:绝尘龛三字在西山石壁上,字画瘦劲,类晋宋间物。唐人题咏甚多。相传李太白读书于此,有‘大醉西岩一局棋’之语。太白,蜀人也,其诗之见于蜀者,若成都《散花楼》、汉嘉《峨眉山》、《白帝城》、《蜀道难》等篇在集中可考……予得诸碑刻,有《题江油主簿厅》,为米芾书,及《象山留题》云:‘夜来醉卧月下,花影零乱,满人襟袖,恍如濯魄于冰壶也。’此真天仙语,本集皆不载。而涪陵有渡曰李渡,以太白曾渡于此,即妇人稚子皆能知之矣。独万县西山者不甚著闻,至为天仙桥以别之,而过者未尝问也。予诗落句云:‘一自金陵问消息,无人指向万州看。’盖甚致慨焉……予谓太白读书此岩中,宜有太白祠,而万令方君好古乐善,予门人典客陆升彤等唯唯叶力,遂书原委于道士常明,且系以词曰:太白先生,金行之精,陇西帝裔,产于昌明。起家小吏,不习逢迎。牵牛堂下,谐谑随声。逢彼之怒,离乡遂轻。扁舟下峡,出白帝城。顾瞻西山,峛崺峥嵘,挺然拔出,巧类削成。青开练石,翠点秋屏,绝尘龛上,夫非世情。栖泊厥瓶,读书著名……”

【考述

   李白出蜀和被流放夜郎,都曾经过巫山阳云台,相传为楚王之行宫。李白曾在此题诗:“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古风其五十八》)又有题词:“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阳台即阳云台,在巫山县西约1公里。现仍有遗迹可寻。

【备考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高都山,《江源记》:楚辞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高丘即高都山也。”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七夔州·古迹):“阳云台。在巫山县西北。《寰宇记》:‘南枕大江。’宋玉赋云:‘楚王游阳云之台,望高唐之观’,即此。李白诗:‘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明何宇度《益部资谈》(卷下):“阳台在巫山顶,山不甚高,台正平坻,荒烟野草,襄王神女不知所在。”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二十二巫山县):“西北五十步有阳云台。高一百二十丈,南枕长江。楚宋玉赋云:‘游阳云之台,望高唐之观’。”

明《大明一统志》(卷七十夔州府):“阳台。在巫山县西北。南枕大江,宋玉赋云:‘楚王游于阳云之台,望高唐之观’,即此。李白诗:‘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巫山县志.八景.阳台暮雨亭》(清光绪版):“城西北半里许,山名高都,为阳台故地,旧有古高唐观。”

《巫山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卷30文物胜迹):“高唐观遗址,县西2里许,传为楚王行宫,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年间重修,仅存玉皇阁,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317架梁……今为巫山党校。”

青莲河  青莲铺

【考述

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云:“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是说李白有个弟弟在三峡,据奉节县的民间传说李白的弟弟在奉节东三十里的石马河畔经商,李白出蜀时在他弟弟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将这里的驿站改名青莲铺,将青莲铺以下的石马河改名青莲河,以纪念李白。

【备考

清《奉节县志》(卷4疆域)载:“青莲河距城三十里。”又卷八水利载:“青莲河大堰在治东三十里……农民以河岸为防,蓄水以灌青莲铺一带之田……青莲河因李青莲得名。

清《奉节县志》(卷二十寺院)载:“白云寺在县北。岩刻有李白诗。”

清《奉节县志》(卷二十九侨寓)载:“李白,字太白。彰明人。夔州府题咏甚多,盖尝游之。”

李渡

李渡

剑门关

剑门关

戴天山

戴天山

大匡山

大匡山

窦团山

窦团山

读书台2

读书台

峨眉山

峨眉山

佛爷洞1

佛爷洞

李杜祠

李杜祠

李白衣冠墓

李白衣冠墓

陇西院

陇西院

亮洞

亮洞

磨针溪

磨针溪

散花楼

散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