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李白与巴蜀

李白遗迹游踪

发布时间:2015年3月19日 16:42      点击量:793

李白游踪、遗迹考

  考述

李白故里江油遗迹及纪念性建筑

一、李白遗迹游踪

江油市青莲镇

【考述

青莲古镇北离江油城区13公里,南距绵阳城区25公里。因李白之出生地而有名。小镇座落在一片肥美的平坝上,“涪江中泻而左旋,盘江迂而右抱”,东邻天宝山,北依太华山,西北和西南可遥望云雾漫漫的戴天山、紫云山。在唐代这里称清廉乡,因盘江古名廉水,廉水之旁有廉泉。盘江上游有一段河名清溪,清廉乡就因这清、廉二水而得名。廉泉让水之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据《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载:“彰明乡。廉泉让水:伯年梓潼人,(南朝)宋明帝因问曰:‘卿乡有贪泉否?’对曰:‘臣居梁益之地,有廉泉让水,不闻有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青莲镇的文风村至今尚有一口廉泉井(又名乔家井),井水清澈甘甜。井边还存在廉泉寺的遗迹。让水之名至今尚存。(另一种说法是盘江在唐代以前称濂水,因水色碧绿,清澈见底,有“濂水清清”的诗意,故称清濂)

李白自称“青莲居士”,是有意与故乡之名谐音,以表达思乡之情。宋代为纪念李白,干脆将清廉乡改为青莲乡。青莲乡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杨 遂《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此碑现藏江油李白纪念馆)

青莲又名蛮婆渡,据传说,盘江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分界处,有少数民族妇女在此摆渡,故名蛮婆渡。后觉不雅,改名漫波渡。汉代属广汉郡。唐代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改名昌明县。清末属龙安府(治平武)彰明县。1958年彰明县与江油县合并,今属江油市(省辖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

【备考

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

宋《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彰明县,本汉涪城地,西魏昌隆县地。初在清廉乡,大同四年移于让水,魏移孟津里。唐先天元年避庙讳改为昌明县。天宝中江水圯,建中元年移于旧县,即今里也。今改为彰明。李白碑在宁梵寺门下,梓州刺史于邵文。”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七附录《新定九域志》卷七):“绵州李太白碑,唐梓州刺史于邵文。”

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二十九):“彰明县,本汉涪城地,西魏改为昌隆。隋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先天元年改曰昌明县。后唐改曰彰明。有涪水,有唐李白碑。白之先世尝流巂州,其后内移。白生于此县。”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四绵州人物):“李白,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兴圣皇帝之九世孙。其先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逃之于蜀之昌明。’按,彰明县自先天以前止曰昌隆,后避玄宗讳,始曰昌明,而五代时改曰彰明。又按《唐诗纪事·东蜀杨天惠彰明逸事》云:‘李白本邑人,隐居戴天大匡山’。”

《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成都府.人物):“李白,蜀郡彰明人。母娠时梦长庚星,因名之。性倜傥,善诗赋,尤工古歌。才志逸迈。”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四十二人物):“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人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于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流入腹,乃生白于彰明县,因以白名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九彰明县):“《寰宇记》云:县治初在清廉乡,梁大同四年移于让水乡。《宋书》范柏年,梓潼人。明帝语次问:卿乡有贪泉否?柏年日:臣梁益间有廉逊水,不闻有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按:廉水在县北,平地出泉,或云饮之生廉逊,故名。”

《大清一统志》(卷三一三绵州人物):“李白,唐宗室。其先以罪徙西域地。龙朔初,还客巴西。白数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清黄廷桂《四川通志》(卷二十七古迹·平武县):“青莲乡:在县西南,接江油县西北界。一名漫波渡,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鱼跃入篮内,烹食之,遂孕而生白。旧志为彰明人,盖平武实割江油、剑州、梓潼为邑,则白又系平武人矣。”

清《四川总志》:“龙安府平武县有蛮婆渡,在江油青莲坝,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鱼跃入篮内,烹食之,觉有孕,是生白。广舆记:白生蜀之青莲乡,旧志以为彰明人,盖平武实割江、彰、剑、梓之地以为邑,今蛮婆渡青莲乡俱隶平武,则白生之地在今平武无疑矣。”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卷一):“彰明县廉水,县北十里,平地涌泉。宋明帝因言贪泉。问梓潼人范伯年曰:‘卿乡有此泉否?’对曰:‘梁益间唯有廉泉与让水,不闻有贪泉。’让水,县西五里。”

清朱樟《白舫集》:“青莲坝一名青莲乡,太白故宅在焉,去江油三十里,坝有太白墨池”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古迹):“彰明县青莲乡,《旧志》:在县南,接江油县北界,亦名漫波渡。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鲤跃入篮中,烹食之,遂孕而生白。”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青莲乡。县西南十五里,一名漫波渡。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鲤跃入蓝中,烹而食之,遂孕而生白。”

西

【考述

陇西院位于青莲镇东南面,背倚天宝山,面对涪、磐二江交汇处,故宅为李客举家迁移青莲后所建。据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载:“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这是因为李白后代并未回故居居住,这座空院便成为和尚居住的庙宇。取名“陇西院”,是因为李白祖籍在陇西,李白自称“陇西布衣”。由于是李白住过的地方,历代都在重建扩建,虽屡废而屡兴,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修苍颉、太白、蓥华、嫘祖四殿。此四殿已于解放初期拆毁,仅存李白故宅及山门。1962年颁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和2001年,江油市政府先后两次出资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如今,陇西院又焕发出它昔日的光彩。山门前的茵茵绿草坪中,矗立着一尊少年李白骑牛石雕。石雕取材于李白少作《咏石牛》。山门八字形,正中镶嵌着一道竖匾,匾中央用彩瓷镶嵌着“陇西院”三个大字。四周珠花闪闪、鱼鳖游泳、九龙盘绕,工艺极其精美。匾下是三道石门,门旁各有一幅对联,中门联为:“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左门为:“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右门为:“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山门内有照壁,前书“李白故居”四字,后有碑记一篇,将陇西院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穿过李园芳草,正面高台上为李白离开故乡之前的塑像,左边的小四合院既是李白旧宅,又是展室。院分门厅、天井、堂屋、厢房几个部分。门厅内悬挂着十六幅李白传奇故事的木刻画,形象地讲述了李白不平凡的一生。堂屋是李家祭祀祖先的地方,悬挂着老子李耳、汉飞将军李广、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他们都是与李白的宗族有关的人物。两旁的厢房被布置为卧室、书房、琴房。由于房屋为清代民居风格,屋内的陈设也采用了古朴的家具。小院内外,名家题写的楹联匾对比比皆是。右边为序伦堂,正中高台的两层殿宇为陇风堂,从重华镇的一座旧庙折迁而来,其中供奉有李白先辈李广像,陈列有李氏家族世系表。2008512日大地震,将陇西院门震垮,现按原样复修。

【备考

宋杨天惠《彰明逸事》:“学者多疑太白为山东人,又以匡山为匡庐,皆非也。今大匡山犹有读书台,而清廉乡故居遗地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有唐梓州刺史碑(失其名)及绵州刺史高祝记。”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9彰明县):“吴曾《漫录》:彰明县清廉乡有李白读书堂,后废为陇西院,盖以太白系出陇西云。院后有太白像。李翰林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郡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邑有大小匡山,大匡乃白读书处。《图经》:梓州刺史于邵作李白碑,在县之宁梵寺三门下。志云:碑在县南二十里,即白故宅。”

《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九龙安府):“李白宅,在彰明县南二十里。”

清杨芳灿《四川通志》(卷五十四):“李白宅,在彰明县南二十里,碑刻犹存。”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卷一):“彰明县李白故宅,县南二十里,碑存。”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寺观):“彰明县陇西院,在县南十五里青莲场,奉太白像。”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古迹):“彰明县李白宅,在县南二十里,碑刻犹存,宋杨遂有记。”“青莲池,在县西南二十里天宝山下太白宅旁,池产青莲。宅二里许为陇西院,亦以太白得名。”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九艺文):清彰明令陈谋《陇西书院记》:“青莲乡为太白先生星降之域,莲池祠址,古迹犹在。前任理斋胡君,建青莲书院街邑内,士耆竟称盛事,而故里尚缺表扬……爰募众赀建新祠于盘江之左,奉文昌帝君于正中,而以先生配之,俾永为肄业之所……夫先生诞降青莲,故其自述曰陇西布衣,不忘本也。余因书其额曰‘陇西书院’。 余因书其额曰‘陇西书院’……”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李太白宅,县南二十里,碑刻犹存。”“青莲地。县西二十里,天宝山下,李白故宅,相传池产青莲,去宅二里许为陇西院,亦以白得名。”

【考述

李白胞妹李月圆的墓地在陇西院后,天宝山腰。据杨天惠《彰明逸事》云,李白“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或传院乃其所舍云。”可见北宋就有月圆墓,历代皆给以保护。墓前石碑上题“唐李月圆之墓”,是1964年重立。在墓前斜坡上刻有当代诗人赞李白的诗和《李月圆墓碑记》。

【备考

宋杨天惠《彰明逸事》:“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或传院乃其所舍云。”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卷二):“彰明县,唐李氏墓, 李太白妹月圆墓,在今陇西院旁二百步。”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陵墓):“唐李月圆墓,在县西二十里陇西院旁,系太白之妹。”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李氏月圆墓,在县西二十里,天宝山陇西院旁,道光八年邑侯孙讱培修。”

粉竹楼  洗墨池

【考述

粉竹楼位于青莲镇北的太华山麓,为李白胞妹李月圆的故居。山门前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重修粉竹楼记》碑,其中记载:“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可见此处为唐代遗物。

相传李月圆年青时,为了代哥哥李白尽孝,虽许配人家,却“留而未去”。后来李白便为她建了绣楼于此。月圆常与女友张雪娥在这里居住,日日以琴棋书画自娱。晨昏之时,便将洗脸后的脂粉水泼于楼下的丛竹之上,时间一长,竹上便覆了一层白粉,于是后人便将此楼称为“粉竹楼”。

该楼自唐以来,崇祀不绝。到明末遭到兵火,仅有遗址尚存。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清代修复的粉竹楼颇具规模,有表演戏剧的舞台(称乐楼或万年台),左右配有厢房、厢楼,正中的殿堂有李月圆塑像。园林小巧娟秀,布局井然。后因长期失修,粉竹楼仅存山门。门为朱红色,正中有竖匾一道,上书“粉竹楼”三个大字。196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太白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粉竹楼。1985年,江油市政府将彰明太白楼迁建于粉竹楼,并塑月圆像于茂林修竹丛中。

在粉竹楼东面约500米的一片竹林农舍中有洗墨池,传说是李白兄妹题诗写字后涮洗笔砚处。池水丰盈,绿中带黑,酷似墨染。池底有泉水冒出,时而有水泡浮起,状如蒲花,故又名蒲花井。(或曰井边曾有一颗蒲树而名)传说饮了此井的水,便得太白之遗墨,可以耳聪目明,文思敏捷。

【备考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古迹):“彰明县粉竹楼,在县西南十五里,李白为其妹月圆筑,遗址犹存。”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县南十五里,青莲场侧。李白为妹月圆造,遗址尚存。土人增葺,中奉太白、月圆木主。”

【考述

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意思是家本来在紫云山,也即是说紫云山下是他诞生和居住的老家。

紫云山又称紫山,因峰峦峻秀,林木茂盛,常有紫色云彩郁聚其上,故有此名。其地理位置很明确,在江油市西南香水乡的盘江之滨,隔盘江与青莲遥遥相望。距陇西院10公里,也是江油、安县、北川的界山,长约11公里,宽约3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99米,江油香水乡唐代时山上有道观,香火很旺,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李白曾上此山寻仙访道。现在山上的道教寺观已毁。

【备考

王琦《李太白全集》《题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注云:“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地理书谓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冈来自北为天仓,为龙洞;其东为风洞,为仙人青龙洞,为露香台;其西为慕颐,为白云洞;其南为天台,为帝舜洞,为桃源溪,为天生桥。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录宝宫,世传为唐开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于此。宫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铁绳隐迹在焉。此山地志不载,宋魏鹤山作记,载集中。太白生于绵州,所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欤?”

清同治《彰明县志》(卷四):“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

岷山之阳

【考述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云:“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岷山从古至今都是指绵延于甘肃东南部至川西平原西北边缘的山脉,从甘肃岷县至四川都江埝市横亘千里。主峰雪宝顶,又名雪膊岭、雪栏山。位于平武与松潘交界处,海拔5588米,为涪江发源处。岷山既是岷江发源地,又是与涪江的分水岭。《尚书.禹贡》云:“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山海经·中山经》云:“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于海。”这里的“江水”是指岷江,在明代徐霞客之前,一直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正源。《史记正义》引唐代的《括地志》云:“岷山在岷州溢乐县(今甘肃岷县)南一里。连绵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五代杜光庭在《青城山记》中说:“蜀之近江源者通谓之岷山,连峰接岫,千里不绝。”北宋薛季宣说:“蜀西之山皆岷山也,自昆、洮、松(潘)、叠(今属茂县)以南,其大山峻岭斑斑可考者,皆岷山乏随地异名者耳。”南宋陆游云:“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山含岈起复,西南走蛮菁中,皆岷山也。”由上可知,在唐宋人的眼里,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山总称岷山。李白青年时隐居读书的大匡山,正是属岷山山脉的一部分。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李白读书的大明寺位于大匡山东南坡,西北靠岷山诸峰,东南面向江彰平原,正是岷山之阳。所以杨慎说:“岷山之阳则指康山(即匡山,北宋初为避赵匡胤之讳一度改成康山),杜子美赠诗所谓‘康山读书处’。”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附的年表:李白“十八岁。读书于戴天山大匡山,依潼江赵征君蕤。”“二十二岁。游峨眉山。隐居青城。养奇禽千计。二十三岁。在青城山。二十四岁在青城山。”他并未否认李白曾隐于大匡山,但又认为李白自述“隐于岷山之阳”系指青城山。其后,刘友竹在《李白与青城山》等文中也认为李白所指的“岷山之阳”是青城山。青城山固然也可称岷山之阳,但青城山上并无一处李白遗迹。青城山在唐代已经是道教名山,若李白真地曾隐居此山,他可以直接说,何必绕一个弯说“岷山之阳”,倒是大匡山在当时不大出名,所以他才把赫赫有名的岷山拉出来,加一个“之阳”来指大匡山。杜甫多次登青城山,但在他所写的青城山的诗中,无一句提到他的挚友李白在青城山有遗迹。在王文才先生主编的《青城山志》中,收集了88首历代诗人写的咏青城山的诗,无一首提到李白曾隐于青城山。《青城山志》专门考辨了杜光庭写的《读书台》“乃言青莲居士之故台……诗亦不言台在青城,蜀中传为李白读书处所在,非只一地,更不得附会李白遗址于此山。”

综上所述,李白与东严子隐居的岷山之阳就是江油大康镇的大匡山。

【备考

明杨慎《升庵合集》(卷十六):“岷山之阳则指康山(即匡山,北宋初为避赵匡胤之名讳,一度改成康山),杜子美赠诗所谓‘康山读书处’。”

明何宇度《益部资谈》(卷上):“蜀之山大约近江源者,皆谓之岷山,峰连冈属,千里不绝。今俗谓青城为岷山者以此。又闻凡称岷、蟠者皆众山言也……盖蜀山之居左者皆谓岷,居右者皆蟠。

清光绪版《江油县志》:“郡治之此,有大匡山焉。在唐书为岷山之阳。”

【考述

大匡山位于江油市大康镇西南部下庄坝村,东距江油市区约18公里。山上有大明寺遗址,原为唐代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也就是李白隐居读书处。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立在匡山上的《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现藏江油李白纪念馆)云:“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昔贞观中,始祖师法云,不知姓氏,号长眉僧……卜基创止宅……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上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 此碑中也记了青年李白离开隐居读书的大匡山写的《别匡山》诗:“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大明寺遗址位于山腰一块约十多亩大的平地,海拔高约800米。北靠佛爷包,佛爷包很像一尊圆头、宽肩、大肚,盘脚打坐的弥勒佛,面向江彰平原,两边有两座矮一些的山梁,左边叫凤凰岭,右边叫桃子山,这三座山恰似一把巨大的椅子,大明寺正好坐在椅子上。所以《全蜀总志》说:“龙安府江油县有大匡山,在县治(今江油市武都镇)西三十里,山势高耸,状如匡字,唐李白读书处。”又一说“山形如筐” ,故名匡山。

匡山之名最早岀现于杜甫怀念李白诗《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中表达了对李白深厚诚挚的思念之情。当时李白贫病交加,飘泊于安徽宣城、当涂一带。杜甫在762年夏,为避战乱,恰好流落到了李白故乡绵州,而绵州距李白的出生地青莲乡仅20多公里。杜甫曾登过越王楼,越王楼上可远眺青莲。天气晴朗时,李白曾隐居读书的匡山也能望到。杜甫见景生情,写了《不见》一诗,希望李白叶落归根,回到匡山读书处。

匡山又名李白读书台,杜光庭写了一首诗《李白读书台》:“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嶂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杜光庭,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晚年隐居窦圌山,遥望大匡山写了这首怀念李白的诗。《四川总志》云:“龙安府江油县大明寺,在治西南,有李白读书台。”

匡山又名旧山。李白有诗《冬日归旧山》,诗中写的景色有:“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符合匡山冬景。

北宋初,为避当时皇帝赵匡胤的名讳,匡山一度被改称为康山,后来又恢复匡山之名。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在彰明做县令的杨天惠在《彰明遗事》中说:“太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北宋末宣和五年(1123年)在匡山上立的《谪仙祠堂记碑》说,北宋皇帝下诏,“敕建大匡山李太白祠堂”,并说这里“考之《图经》,详之地志,实曰匡山。”此碑阴刻有李白《别匡山》诗。南宋杜田的《杜诗补遗》说:“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堂尚存。” 这些碑和记载有力地证明了青年李白曾在此隐居读书。

匡山上的寺庙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高僧在此创建,后又因李白在此读过书,历朝又在此重修扩建,至清代时这里已有3重殿宇、9个院落、108个房间,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其中包括大明寺、太白祠和龙安府的最高学府——匡山书院,常住僧人及士子上百人。清末,书院停办,逐步清冷,经“文革”的大扫荡,片瓦无存。直到1995年才在此建成“匡山亭”一座,现又由民间集资,恢复太白殿,朱栏青瓦掩映于万绿丛中,为匡山添了一处新景点。

北宋人乐史编写的《太平寰宇记》,其中“龙州 条下有一段记载:“大匡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 阴洞潜穴, 气蒸成川, 有飞泉下流, 一百里入剑州阴平(今江油小溪坝)合白泽水(潼江)。 这段记载有几句话与大康镇的大匡山相符,“阴洞潜穴 指白鹤洞,“气蒸成川, 有飞泉下流指白鹤洞内的暗河从洞口流出, 形成飞泉, 泻入老龙潭, 成为百汇溪的源头。然而这段记载又似乎指的江油平武交界的藏王寨。藏王寨正是在龙州(今平武县南坝镇) 之南约80里。藏王寨中也有“阴洞潜穴”, 那就是白阳洞,洞中也有暗河, 流出洞口, 形成飞泉, 是潼江的源头之一。据民间传说,李白到过藏王寨,李白是不是在藏王寨也隐居过呢?这的确是一个谜,这个谜可以吸引李白的崇敬者去游览藏王寨。

【备考

五代杜光庭《太白读书台》:“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嶂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清同治《彰明县志·艺文》)

北宋《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兹唐而兴建,鱼鼓喧阗;迄我宋而葺修,邻梵訇响……昔贞观中,始祖师法云,不知姓氏,号长眉僧……卜基创此宅……后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熙宁元祀龙集戊申(1068年)十月十日立。” (原碑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

北宋《大匡山李太白祠堂记》:“彰明县之西北数十里,有群山巍然,孤峰秀拔,盖不减岷峨气象……考之图经,详之地志,实曰匡山,而唐谪仙之祠堂在焉。……山旧有读书台,其侧有僧寺,曰大明寺。……时宣和五年(1123年)癸卯岁十月初一。”(原碑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

宋杜田《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杜甫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台,尚有其宅在清廉乡,后废为僧坊,号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有太白像。唐绵州刺史高忱及崔令钦记。所谓匡山,乃彰明之大匡山,非匡庐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匡山非庐山。胡仔《苕溪丛话》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诗者曰:‘匡山,未详。’王观国按《汉.郡国志》:‘庐江郡浔阳县。’刘昭注引释惠远《庐山记》曰:‘有匡俗先生,出商周之际,居其下,受道于仙人。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又引豫章《旧志》曰:‘匡俗先生,字君平,夏禹之苗裔。’又《建康实录》曰:‘隆安六年,桓元遗书于匡山惠远法师。’然则匡山者,庐山也。李太白游庐山,旧矣。子美既不得志,而太白复以谮出,故子美诗曰:‘头白好归来。’盖约招引为庐山之游也。以上皆胡仔说。予按杜田《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之属邑,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堂尚存。其宅在清廉乡,后废为僧房,号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有太白像及唐绵州刺史高忱及崔令钦记。所谓匡山,乃彰明县之大匡山,非匡庐也。乃知《学林新编》、胡仔皆为妄辩。”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四绵州·山川):“匡山。在彰明县。杜甫《寄李白》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容斋续笔》引吴曾《漫录》取《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之属邑,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台在清廉乡,后废为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后有太白像。’吴君以是证杜甫诗盖蜀之匡山,非庐山也。《郡志》:‘又名戴天山。《太白集》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犬吠水声中,桃花戴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明何宇度《益部资谈》(卷上):“玉垒青城俱在灌县,雪山在茂州,峨嵋在嘉定,李白读书匡山在彰明……俱海内名山,鼎峙珠联,盈于境内。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九彰明县):“按匡山在县北三十里,后改康山,疑宋避太祖讳,并杜诗而改之也。杜甫寄李白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康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一云:宋改匡山为翰林山。”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十江油县):“县西(按:指江油县南宋末县城雍村,个江油市大康镇)三里有山接彰明界,高耸亭亭,形如匡字,此大匡山也。”

明曹学全《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十八:“太白读书处一在西岩……一在匡山,彰明县中。‘彰明小邑有光辉,太白书台依翠微。家向陇西传处远,星从天上谪来稀。一溪踪迹闻龙隐,四海声名似凤飞。寂寞青山身葬后,空怜白首不能归。’”

明《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成都府):“大匡山在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一名戴天山。”

明《大明一统志》(卷七十龙安府):“大匡山。在江油县西三十里,唐李白尝读书于此。”

清杨芳灿《四川通志》(卷十五):“大匡山:在县西三十里。一名大康山,又名戴天山。《名胜志》:县西三里有山接彰明界。高耸亭亭,形如匡字,此大匡山也。又南二十里点灯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上有太白祠。吴曾《漫录》云:白尝读书于大、小匡山。”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卷一)“彰明县大匡山,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又名戴天山,有太白读书台。杜甫思李白诗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山川):“江油县大匡山:在县西三十里。一名大康山,又名戴天山。《名胜志》:县西三里有山接彰明界。高耸亭亭,形如匡字,此大匡山也。又南二十里点灯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也,上有太白祠。吴曾《漫录》云:白尝读书于大、小匡山。”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祠庙):“江油县谪仙祠:在匡山,有李白读书台。”“彰明县太白祠:一在城内青莲书院,一在漫波渡。”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金石):“江油县匡山碑:《碑目考》:镌李白出山诗,或云在江油。”“米元璋碑:在城隍庙。宋米元璋书李白题江油尉厅诗。”“李白诗碑:米元璋石刻,在县城内。”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云:“大匡山, 参《旧志》,治北三十里。宋杨天惠避讳作康山,其山颠名戴天山。李白读书匡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杜子美: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俱指此。今入江油。”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大匡山,在县西三十里,一名大康山,又名戴天山。杨天惠《彰明遗事》云:‘太白本邑人,隐居戴天大匡山。’吴曾《漫录》云:‘白尝读书于大、小匡山。’杜甫寄白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太白集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名胜志》云:‘高耸亭亭,形如匡字。’今有匡山书院,光绪十四年知府蒋德钧建。”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七古迹):“读书台有二:一在县西大匡山,一在县南点灯山,皆李白读书处,山畔有松。点灯山,一名小匡山。”“匡山碑,在县西大匡山。旧志:刊李白出山诗,其碑叙字剥蚀不全。又一诗碑系明嘉靖郭文捐题。”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十三坛庙):“大明寺在县西南,有李白读书台。”“中和寺,在匡山。唐贞观中僧法云开堂于此,僖宗幸蜀,赐敕中和寺,旁有太白祠。国朝光绪十四年,知府蒋德钧重建。”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艺文):唐棣华《游匡山记》:“大匡山为唐贤李白读书处……山之半有太白祠。前太守蒋公爱其静僻远嚣尘,即祠旁建立书院。……上有太白洞幽深莫测,入者多见石芝、石笋,瑰奇诡异,可喜可惊之物。”

【异说备考

对于李白隐居读书处是否在匡山也有不同说法。南宋姚宽《西溪丛语》云:“杜诗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李太白青州人,多游匡庐,故谓之匡山。《绵州图经》云:‘戴天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大明寺,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匡山读书处也。’恐《图经》之妄。”姚宽误把李白作为山东青州人,以此错误论据否定本来记载正确的《绵州图经》。不可取。

宋代的《能改斋漫录》、《方舆胜览》、《蜀碑补记》、《九家集注杜诗》都说匡山不是指庐山,而是在李白故里。可是,清代的王琦在《李太白全集·外记》中,沿袭姚宽之说:“按,太白卧庐山,为永王璘迫致幕府,坐是得罪,杜少陵‘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之句,当以匡庐之解为正。”杜甫写《不见》时在绵州,他希望年老的李白叶落归根,回到故乡与之会面,怎么会让李白跑到远远的庐山去呢?因此无论从诗的本意来说,还是从多数宋人记载来说,匡山不是指庐山。《庐山志》也说:“杜子美诗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此言匡山乃彰明之大匡山,非浔阳庐江郡之匡庐山……杜公之诗或祝其生于斯者归于斯,又或以己之客望客之归。”

李白自己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过:“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郭沫若认为这个岷山之阳指青城山,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年表中,李白在22岁至24岁间隐居青城山。刘友竹先生在《李白与青城山》等文中也力主岷山之阳指青城山。很有考辨之必要。岷山从古至今都是指绵延于甘肃东南至川西平原西北边缘的山脉。唐人就已是这种看法。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岷山在岷州溢乐县(今甘肃岷县)南一里,延绵至蜀二千里皆名岷山。”杜光庭《青城山记》云:“蜀之近(岷)江源者通谓之岷山,连峰接岫,千里不绝。”匡山与青城山都可以说岷山之阳。若以距岷山主峰雪宝顶而言,匡山比青城山近得多,匡山与雪宝顶连峰接岫仅百余公里,其中并无平原、大川相隔。无论从匡山在岷山主峰之南,或从匡山面向东南,都可称岷山之阳。匡山之上有大量李白隐居读书的遗迹和历代史志之记载,有后人上匡山凭吊李白遗迹的大量题诗,而青城山上并无李白遗迹,更无后人凭吊李白遗迹的诗。王文才先生的《青城山志》和王纯五先生的《青城山志》都没有说李白曾隐居读书于青城山。有人曾把杜光庭写的《李白读书台》附会为陆游在青城山上所写,王文才先生在《青城山志》中作了考辨:“按旧志误题陆游《读书台》诗,不见于《剑南稿》中,实是杜光庭作,见《全唐诗》八百五十四卷,诗云‘犹有读书台’、‘依然在’,乃言‘青莲居士’之故台,非光庭之台甚明。诗亦不言台在青城,蜀中传为李白读书处所在,非只一地,更不得附会李白遗址于此山。”

【考述

小匡山又名李白读书台。在江油市区西7公里,青莲与大匡山之间,平通河西岸。是李白的青莲老家去大匡山的必经之地,《彰明县志》(同治版)记载:“小匡山(彰明)县西三十里。亦名读书台。孤峰秀拔,宛如文笔。李白尝读书于此。 在江油城区西边丘陵的众山峦之中, 算是较高的一个山头。孤峭挺拔,秀出天半。传说李白曾在此挑灯夜读,一直读到天明, 周围几十里都能看到山上的灯光, 故又名“点灯山”。李白后来入了翰林院,于是人们便把李白读书的点灯山叫“翰林山”,还在山上建太白祠。后经多次兴废,到光绪十四年, 龙安知府蒋德钧又重建。内塑李白身穿官袍的像,有光绪十四年重建太白读书台碑二座。蒋德钧重建的太白祠毁于“文革”,剩下的只有庙前的两块石碑和山顶一座用来焚烧字纸的惜字宫。惜字宫实际上就是一座小石塔,上刻有一副对联:“倒笔写天,气贯星斗;举杯邀月,诗惊鬼神。”这既是写惜字宫、小匡山,又与写诗仙李白精神的赞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现在小匡山上有当地居民自发捐建的太白殿。

【备考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10江油县):“(县)南二十里点灯山,即彰明之小匡山,上有太白祠矣。”

清《四川通志》(卷三十六):“谪仙祠,在江油县,祀李白,有读书台。”

清《四川通志》(卷十五)“点灯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小匡山,上有李白读书台,夜有光如灯。”

清杨芳灿《四川通志》(卷五十四):“读书台,在江油县南小匡山,李白尝读书于此。附前蜀杜光庭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嶂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山川):“江油县点灯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小匡山,上有李白读书台,夜有光如灯。”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小匡山。县西三十里,亦名读书台。孤峰秀拔,宛如文笔。李白尝读书于此……土人即此建祠,肖太白像奉之,今隶江油。”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小匡山。县西三十里,亦名点灯山,亦李读书处。峰巅夜有光如行,但不常见。”“点灯山,即小匡山,又名翰林山,见《方舆纪要》。”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七古迹):“读书台有二,一在县西大匡山,一在县南点灯山,皆李白读书处,山畔有松。点灯山一名小匡山。”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十三坛庙):“指月庵在县南三十五里,康熙间建,李太白读书在此,左有太白井,右有饮马池。”

【考述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大匡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以清新的笔调,展现出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各种李白诗集几乎都选了这道诗,还翻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流传 于全世界,戴天山也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座名山,正因为它名声太大就有人要争,有人撰文说戴天山在青城山(刘友竹《李白与青城山》,刊《唐代文学论丛》第9辑)。《四川通志》说:“大匡山又名戴天山”有些介绍李白或注李白诗的书往往沿袭此说,把匡山与戴天山混为一谈。于是戴天山究竟在何处?本来就不是问题,却变成了问题。为了具体落实戴天山及其道观的位置,笔者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并先后六次实地考察了戴天山,确定了戴天山位置,找到了戴天山道观,访到了戴天山道士,饱赏了戴天山美景。

戴天山是个古老的名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彰明县令立的《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中说:“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熙宁元年(1068年)立于大匡山上的《勅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文中就有“太白旧山, 大明古寺, 靠戴天之山。《江油县志》(光绪版)记载:“戴天山在大匡山顶,上有饲鹤池故迹, 即李白访道士不遇处, 瓦砾累累皆是, 其为当日寺观可知。《彰明县志》(卷六山川):“大匡山,参《旧志》,治北三十里。宋杨天惠避讳作康山,其山颠名戴天山。李白读书匡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杜子美: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俱指此。今入江油。”《直隶绵州志》(同治版)记:“大匡山避讳作匡山,其山颠名戴天山,李白读书匡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据以上史料记载可知:大匡山不等于戴天山,但两山又是紧紧相连,大匡山背靠戴天山,戴天山在大匡山后之顶峰。

大匡山之西北,群山连绵,一山更比一山高。现在大匡山上面的山叫吴家后山,这个山名是清初大移民后才有的。那时有一支吴姓人家从陕西迁到大匡山之上的戴天山, 世代繁衍生息, 至今己有74户人家, 其中绝大多数姓吴, 故这座山也叫吴家后山, 它的最高峰至今仍称戴天山,又叫盖天山、尖包顶。海拔高达2100公尺。从大匡山大明寺经魏门关,直接上戴天山的道路十分艰险,狭窄而陡峻, 不过是捷径,步行有三四个小时可到。李白寻仙求道,应当是走这条路上来的,从他的诗中,早上岀发看到“桃花戴露浓”,中午到达戴天山道观,“溪午不闻钟”。现在人们上吴家后山是走另一条道,比较平缓, 从大康镇北上,在九环线上的沙窝分路, 过平通河, 再向上攀登,步行约五六个小时可以到达戴天山。现正在建修从沙窝到吴家后山、再经汪家茅坡下山至下庄坝的公路, 已完成路坯,路面未修好。若公路修通后, 乘车约1小时可达戴天山。

戴天山的顶峰,海拔已达2100多米,比周围的山峰都高,经常云遮雾障。站在戴天山顶, 只见脚下云飘雾涌, 似乎置身于仙云飘渺的天界,真所谓高山戴天,山名何其巧妙。在戴天山顶峰下,有一个溶洞,其中住着两位道士,梳发髻,着道装,青丝如染,红光满面,过着自耕自食的清苦生活。王道士说:这个洞名神农灵仙洞,在洞的上面有道观。这戴天山道观大有来历,唐朝时有一位宫廷太监,为人正直,得罪权贵,遭受迫害,辗转逃到这里,出家修炼,后来得道,羽化飞升!李白也曾上此山拜师学道,以后一直有道观,清朝后期被毁,前几年我们才找到道观遗址,再次重修。” 灵仙洞深约1公里,钟乳石、石笋千姿百态,最奇者有李老君神龛、观音坐莲台、神农像、药王像,都是天然长成,头部与躯干比例协调,衣纹也很逼真,所以他们不必在洞内泥塑木雕神像,直接向这些天然长成的神像进香,这也很合乎道家回归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

在戴天山顶峰正南面有一块200平方米大的平地只长矮草,四周箭竹根不能窜入,还在这里发现了多年沉积的木碳灰,是古人用火的遗迹,显然是唐朝以来道观遗址。现在道士们在善男信女的资助下,重修了一座小庙,内面仅供奉了一尊太白星君像,头戴逍遥巾,身着道袍,右手执笔,左手拿书,飘逸潇洒,俨然是一尊李白像。张道士解释说:“李太白本是天上太白星君下凡,所以称他谪仙,他曾在此寻仙访道,故要供他的像。”尽管学者们对戴天山的位置争论不休,然而从唐代至今的道士们一代代在此供奉李白,道观屡废屡兴,千余年来,“道风未沧落”,又有什么理由将戴天山搬走呢?

刘友竹先生引用《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又引《太平御览》上引用的《玉匮经》云:“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国山。”于是推论:既然青城山又称青城都,也可称成都山,《山海经》说的“有山名成都载天”也就是说戴天山在青城山。(见《唐代文学论丛》第九辑《李白与青城山》)此种推论十分牵强,依据很不可靠。《山海经·大荒北经》记的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名和神话传说,与四川相距甚远。而《山海经·中山经》记四川的岷山等山却没有成都载天山,显然这个“城都载天山”并不在四川,况且“青城都”并不等于成都;“戴”、“载”二字音形义都不相同,怎么能说青城山就是成都载天山,戴天山就在青城山?

再从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的的景色来看,与大匡山、戴天山十分符合, 诗中写的是暮春景色。戴天山的春天最美,由于它海拔较高,花开得迟一些, 当平坝桃花、梨花、李花相继凋谢, 而这里春意正浓。正如白居易诗云:“人间三月春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农家小院里、溪涧边、山路旁, 在万绿丛中, 冒出那么几树桃花或李花,显得更加浓丽。正如李白诗云:“桃花带露浓

从大匡山到戴天山顶峰,沿途有郁郁葱葱的苍松古柏、万壑争流的银瀑飞泉、山间崖畔的翠竹新篁,偶而还可看见觅食于密林中的黄麂,这些正是李白诗中描写的: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春天的戴天山最美的还是那漫山遍野的辛夷花。这辛夷花本是吴姓家族定居吴家后山以后, 作为药材培植的。辛夷花经吴家300多年的培育, 己发展到2万多株, 占地约4000多亩。开花时在清明节前后半个月。辛夷花有粉红、大红、紫红、猩红等色,千树万树,堆成花山,汇成花海,如朝霞般灿烂,如锦缎般绚丽。

近年在戴天山上发现了几座巨型溶洞,洞内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石幔组成一座地下迷宫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当年酷爱求仙访道的诗仙李白曾在此座山下隐居十年,又在这座山上访过道士很可能曾到此洞一游因此可名曰“诗仙洞”。

戴天山上还有一座大水洞,前不久在洞中发现了石斧、石刀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及原始人居住的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戴天山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现在值辛夷花开之时,已有上千游人上山,急需有识者前来规划开发,建设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为李白文化之旅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备考

北宋杨遂《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立于淳化五年--994年)

北宋《勅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太白旧山, 大明古寺, 靠戴天之山。(立于熙宁元年--1068年,以上两碑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彰明县):“石磐山自戴天山向西连接长三十里。”

明曹学全《蜀中广记》(卷九彰明县):“《方舆胜览》:戴天山又名大匡山。白集有《戴天山道士》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处所,愁倚两三松。’。李膺益州记云:自戴天山向西连接为石磐山,周三十里。山有石室,口方丈三尺,内有石床,四面高一丈,有悬石如磐,击之声闻数里。下有流泉,甘冽可掬。”

清同治《彰明县志》(古迹):“大匡山  参《旧志》治北三十里。宋杨天惠避讳作康山,其山颠名戴天山。李白读书匡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杜子美: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俱指此。今入江油。”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 戴天山,在大匡山顶, 上有饲鹤池故迹, 即李白访道士不遇处, 瓦砾累累皆是, 其为当日寺观可知。旧志谓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似误。“失鹤池,一名饲鹤池。旧志:‘在县西三十里大匡山下。’李白诗有‘洗钵僧临失鹤池’句。近人谓在戴天山右,且以戴天山在匡山之顶,形最陡峻,山后稍宽敞,上有饲鹤池故迹,断瓦残砖,累累皆是,其为当时寺观可知。”

【考述

窦圌山位于江油市武都镇东北约5公里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游的第一座名山就是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就是李白对窦圌山景的点晴之笔。山体东西宽约1.6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最高处玉皇顶海拔1140米,比山麓高出540米。

圌山原名猿门山,因山上猿猴甚多,山峰似门故名。又因山石为豆子大的石子凝结的砾岩构成,山形如装粮食的(屯)故又名豆子山、豆山。隋代的《绵州巴歌》有“豆子山打瓦鼓”句。到唐代有窦主簿隐居于此山,故名窦山,一直沿用至今。据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四绵州·山川)记载:“李白《题窦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又《送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窦子明名,隐此山,故名。” 据民间传说,唐朝彰明主簿窦子明(后名窦真人),弃官隐居此山,到处化募和借贷钱财,在三座山峰之间建起了铁索桥。后因无力还债,投岩自尽,有仙人接住他,飞升上天成了仙。后人在山峰的殿宇内供奉窦真人像,并把豆山称为窦山,以资纪念。又据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陵墓)记载:“江油县唐陈该墓,在县治窦山。唐陈子昂铭:‘君讳该,字彦表,绵州显武人也……天授二年(691年)恩敕自河内入阁供奉。居未期年,不幸遇疾于神帮积善坊,考终厥命。时年六十三。归葬于窦山之阳。……金刻丹书,记岁辰兮。青龙甲午(694年),铭兹愤兮’。”这说明在唐高宗时此山已名窦山。因此,彰明主簿窦子明与李白并不同时。李白的《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其中的子明并非隐居窦山上的窦子明。此诗写于安徽敬亭山,并非在家乡所写。詹鍈先生《李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天宝十二载,并说窦主簿是扶风主簿窦嘉宾,诗中的子明是阳子明,传说中的仙人,非彰明主簿窦子明。

山上庙宇究竟始建于何时?据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说,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同年间(535545年)就开始有和尚在山上建筑寺庙,唐宋时期香火很旺,佛、道两家都在山上建寺庙。后虽几经兴废,一直是川西北的佛教名山,特别是春三月庙会期间,上山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山最奇绝之景是“索桥飞渡”,山顶有三座石峰拔地而起,好似鼎足朝天,峭壁高约70余米,相距约30米,仅一峰有险路可上,其它两峰四面峭壁似刀砍斧劈,无路可通。就在这奇峰绝顶之上各有殿宇一座,铁瓦盖顶,翘檐欲飞,基础就在百米悬岩的边缘。三座石峰之间无路可通,只有两根铁链构成的索桥相连,一根用以踩足;另一根做扶手。其设计之奇妙,施工之艰险,难以想象。

在窦山云岩寺大殿西侧有一座转轮经藏,又名飞天藏、星辰车。其形如塔,全由楠木构成,四层八楼,制作精巧,上雕天宫楼阁数重,斗拱飞檐,布局宏丽,木雕人物,栩栩如生,镂刻花卉,造型优美。更奇妙的是,这座高10米多,直径7米的庞然大物,全部重量支撑在一根中轴上,中轴立于地坑中心的铁臼中,轻轻推动藏身,这数万斤的木塔就可转动。真是巧夺天工!据寺内钟铁上铭文记载,这座飞天藏建造于南宋淳熙七年,即公元118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一座飞天藏,堪称窦山镇山之宝。由于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已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在5.12地震时,飞天藏安然无恙,更证明古人建筑工艺之高超绝妙。

【备考

五代杜光庭《窦圌山记》:“绵州昌明县窦圌山 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西接长冈犹可通车马;东临峭壁,陡绝一隅。自西壁至东峰,石笋如圌 ,两崖中断,相去百余丈,跻攀绝险,人所不到。其顶有天尊古宫,不知始建年月。”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四绵州·山川):“在彰明县。李白《题窦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又《送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窦子明名,隐此山,故名。

明《一统志》:“窦山。在彰明县北七十里。唐李白送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子明名圌, 隐居此山,故名。”

明曹学全《蜀中名胜记》:“绵州城西北四十里,窦圌山,梁大同中,僧林所居也。”

《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九):“在江油县东北。杜光庭《录异记》:昌明县窦圌山,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西接长冈,犹通车马,东临峭壁,陡绝一隅。 自西壁至东峰,石笋如圌,两崖中断,相去百余丈,跻攀险地,人所不到。”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卷一)“彰明县窦山,县北七十里。李白送窦主簿诗:‘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子明名圌, 隐居此山。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山川):“江油县窦山:在县东北十里。两峰突立插天。唐彰明主簿窦子明,隐于此山,故名。五代杜光庭有记。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六职官):“彰明县主簿。唐窦子明,为人廉静寡欲。开元间,簿于彰,寻弃官隐居北山。与李白相善,后传闻仙去,今其山以窦名,属江油,李白有送窦主簿诗。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二陵墓)“江油县唐陈该墓:在县治窦山。唐陈子昂铭:君讳该,字彦表,绵州显武人也……天授二年(691年)恩敕自河内入阁供奉。居未期年,不幸遇疾于神帮积善坊,考终厥命。时年六十三。归葬于窦 山之阳。……金刻丹书,记岁辰兮。青龙甲午(694年),铭兹愤兮。”

清道光《龙安府志》(卷九艺文):五代杜光庭《窦山记》:“绵州昌明县窦山,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其顶有天尊古殿,不知始建年月。”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山川):“ 窦山,在县东北十里。两峰耸立,铁索为桥,所谓岭飞桥也。唐窦,字子明,隐于此山,故名。李白《赠窦主簿诗》云:‘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前蜀杜光庭有记。”

清光绪《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艺文):清县令桂星《窦山前说》:“《录异记》云:‘窦山,真人窦子明修炼之所也。’《方舆胜览》云:‘窦山在江油县,窦名,字子石,隐此山,故名。李白送窦主簿诗即此。’唯按《陈子昂集·陈该石人铭》巳有窦山之名。陈子昂者,唐高宗时进士,卒于武周圣历年间。……而谓窦子明与李太白同时,太白开元天宝人也,世之相去七八十年,子昂何以预知名以窦?且李白时,子明尚未飞升,何以《太白全集》亦有窦山之名?……说者又曰:‘山名山,古名也,以石笋如而名之也。后因窦真人居之,遂冠以字,志山之灵异也。窦主簿不名,并非直呼其名也。’”

戴天山

戴天山

大匡山

大匡山

粉竹楼山门

粉竹楼山门

月圆墓

月圆墓

太白祠祠堂大门

太白祠祠堂大门

读书台

读书台

陇西院李白旧宅

陇西院李白旧宅

窦团山

窦团山